目录

《资本论》中的“价值”

本文从 2021 年 5 月就开始写,8 月中旬写完初版,之后修改润色花了不少时间。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做好调整,例如上下文逻辑衔接还没全部做好,但我还是决定先发出来,以后再慢慢改吧。

自从开始阅读《资本论》后,我就认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应该阅读《资本论》的第一篇,因为阅读这部分内容会对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篇是整本书的基础。如果没有理解第一篇就学习或讨论《资本论》后续的内容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这一篇里面共有三章,分别是「商品」、「交换过程」、「货币或商品流通」。只看标题会感觉很枯燥,特别是这些内容在中学学过。学校教材受到了篇幅的限制,需要用简洁严谨的文字表述,会显得枯燥。《资本论》则不受限制,可以详细解释各个概念,但也因此整本书厚到让人望而却步。读者可以把目标设定为阅读并理解第一篇就算读完《资本论》,以减少本能的抗拒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只会建议别人看《资本论》的第一篇,而不是整本《资本论》。

我写这一篇主要有三个目的:

  • 解释“等价交换”的含义;
  • 把我对于《资本论》的一些理解记录下来,增加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 帮读者做初期准备。
    虽然《资本论》第一篇不是很难,但是有些内容需要结合后续内容才更好理解,因此第一篇阅读两遍以上比较合适。这篇文章会扫清一些书中没有解释清楚的内容,尝试帮助读者免去读第一遍。

能否记住这些内容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能否在理解之后,按照这些思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买股票的时候不炒短线,尽量买与科技发展相关的股票;再也不去想通过赌博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手段达到一夜暴富;按工作创造的价值而不是按工作年龄来衡量自己的薪资等等。

本文不一定和马克思想要表达的内容完全一致,读者很有必要在看完本篇后自行阅读原著相关内容。

读者可能会更关心“钱”意味着什么,但它作为商品形式发展的几个阶段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悄悄地隐藏了很多内容,从而干扰我们对“钱”的本质的认识。想要认识它,就要去了解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出现,以及它所处的地位。因此对于钱的讨论会放在非常后面(以后可能会另外写一篇以“钱”为切入点的文章),请读者做好心理准备。

《资本论》的核心

在接触与马克思相关的内容,特别是与经济相关的内容时,总是绕不开马克思对劳动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这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方面来谈的。马克思从多个方面讨论了人的本质,但对于本文来说不是重点。这里只是为了强调劳动在马克思心中的地位。

读者目前可能体会不到“劳动”二字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多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学习工作中碰到困难时,越发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在阅读《资本论》前三章的过程中,可以从商品交换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看到人类社会未来大致的发展方向。这样,就会体会到自己的工作比想象中的有意义得多,而且知道怎么做会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价值与使用价值

《资本论》里“价值”这个词非常重要,但它的含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价值”不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突出的是物的有用性,而有用性这个概念在《资本论》里对应“使用价值”。

既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价值”的概念被《资本论》的“使用价值”所替代,那么《资本论》里的“价值”指的是什么?这里的 价值 全称是 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读者看到这个概念描述,可能会梦回高中,感受到一股枯燥的气息。为了避免枯燥,我举几个例子帮助读者大致理解这个概念:

  • 人工种植的用于交易的树是价值
  • 人工种植的但不用于交易的树不是价值
  • 自然生长的还未与人产生联系的树不是价值
  • 自然生长的被人砍伐后不用于交易的树不是价值
  • 自然生长的被人砍伐后用于交易的树是价值

读者可能会奇怪,为啥是用“是价值”而不是用“有价值”来描述?这一点下文会解释。读者可以先把“是”改成“有”来理解。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总结出,如果要说一个东西是价值,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这个东西是人的劳动产品
  2. 这个东西要用于交易

如果不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说这个东西不是价值,或者说没有价值。

当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已经忘记“价值”的全称了。“商品价值”这个全称对于理解第二点的“交易”很重要,它缩小了“价值”这个词的讨论范畴。只有把物放到商品世界中时,才有讨论这个物的商品价值的必要。至于是否将范围扩大到非商品交易的领域,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了。

为了避免让读者再次将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下文涉及到该词的地方会尽量用“商品价值”代替“价值”来表述,除非是引用《资本论》的原文。

这里对后面要详细展开的两个重要概念做一个总结:

  • 商品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下文会展开解释)。商品价值限定于商品世界中讨论,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的抽象的概念。商品价值没有实体,不包含一颗原子。
  • 使用价值,是指具有有用性的物质。在讨论使用价值的时候,就是在讨论这个物的实体。

一个物的商品价值属于抽象范畴,而它的使用价值属于具体范畴。当我们关注的是抽象范畴时,我们说商品商品价值;当我们关注的是具体范畴时,我们说商品使用价值。由此,我们把一个物的复杂性拆分成了抽象和具体两个大的角度,并且接下来将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分别分析。

但在此之前,必须先回答几个问题。我们不仅要知道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各自的含义,还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含义。有些内容书里没有说明,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尝试解答。

为什么会产生出商品价值这个概念?

注:这部份是个人理解,不是书里的内容

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段时间内生产自己所想要的所有物品,这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甚至人和整个宇宙合为一体了。在当前时代这是一种妄想,有可能人类无论发展到哪一种程度都无法做到。基于这种毫无感情的且无法用意志力迅速改变的客观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种类的物品,除了自己通过学习去制作(总体效率低)外,还可以把自己生产的东西与其他人交换(总体效率高)。当这种交换开始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不同种类的物品之间的比例怎么确定?

比如为什么我现在用一个普通的用来吃的苹果去换一栋一线城市中心的房子会失败?你可能会觉得我傻了,“这不是明摆着嘛?房子肯定比苹果值钱”。这个回答其实是绕回原点了。因为“房子比苹果”值钱的这个结论,正是基于物品交换的比例确定后得到的。

那么换一种回答,“房子肯定比苹果有用”。对于这个回答,我们先忽略各种极端条件,例如全世界就剩下我这个苹果了,因为这时苹果可能比房子有用。但正常情况下确实是房子比苹果有用。这种观点是认为商品的交换比例是基于它们的使用价值,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当我们觉得一个东西值,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带给我们的满足感大于或等于我们的付出。

使用价值有其客观性和主观性,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默认强调人的主观意志,也就是使用价值的主观性。当把使用价值作为商品价值时,体现的是一个人觉得某个东西越有用,就越原意出高价购买。但问题是如果其他人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个东西,是不是所有觉得这个东西很有用的人都原意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价格来买?

例如有一套房子你觉得很有用,它的有用性对你来说值 500 万,结果一看房子的价格是 100 万。那么你最终会用 500 万购买房子么?如果是使用价值决定商品交换比例,那么回答就是“会”。如果回答是“不会”,那么就需要解释为什么房子的定价是 100 万,为什么认为这房子价值 500 万的人不愿意用 500 万去买这 100 万的房子?如果亏了,亏在哪?

商品价值是社会确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依据,把商品的哪一种属性作为商品价值,反映了一个群体对于社会和客观世界的认识。

为什么要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商品价值?

注:这部份是个人理解,不是书里的内容

始终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讨论的是商品,而不仅仅是劳动产品。商品包含着交换的含义,交换的参与者是人,商品是人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最终是由人的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生产出来的。客观世界的物质不会自动组成人们想要的物品然后自己跳到需要的人的手上。商品的交换最终意味着人的劳动的交换。

这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不同人生产商品所付出的劳动是平等的吗?或者说不同人付出同样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出几种类型不一样的商品,如果这些不同类型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差巨大,那么它们的价值是一样的吗?

回答为:是,所有人类生产商品所付出的社会平均劳动都是平等的。正因此,才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商品价值。

上面内容的信息量其实不小,但如果不了解各种名词或者形容词的含义,难以察觉到信息量大。

例如为什么要把劳动限定为“生产商品所付出的劳动”?为什么要强调“社会平均劳动”?为什么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表述而不是“人类劳动”?无差别是什么意思?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已知的、在上文用到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开始说起。

关键词一:使用价值

每一种物都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中一部分或者全部对人有用,一部分属性对人无用。由于物的属性有多个,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对人有用。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人类的有用劳动作用在这些物上面的时候,会有两种结果:不改变原有使用价值,仅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使用价值;或者去掉物体已有的某些属性(进而去掉某些使用价值)然后替换为另一种使用价值。

之所以强调“对人有用"而不是“对所有动物有用”,是因为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产品的交换,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至于将人作为动物这一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因而拥有的与其他动物之间的社会联系,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之所以要强调人类劳动替换或者新增使用价值,是因为在计算一个商品的价值量时,我们关注的是这个商品的某种或某些使用价值在被生产出来时所消耗的人类抽象劳动量。

理解了上述内容,也就容易理解下面这句《资本论》里的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的内容: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1]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物的自然形态本身就对人有用,不需要其他人为需要该物的人生产,因而不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当我们说一个物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时候,不是说这个物在以劳动为中介之前对人没有用,而是指在以劳动为中介后,出现了这个物之前所没有的使用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视角从使用价值(有用性)转移到提供使用价值的物(物体本身)上面。但在此之前,需要把所有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物,这部份就不多加讨论;另一类是以劳动为中介而被改变或者添加使用价值的物,也就是劳动产品,这是接下来要讨论的。

关键词二: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指的是以人的劳动为中介作用在一个对象上,改变劳动对象的使用价值或者添加使用价值得到的产品。

这里的劳动指的是有用的劳动。一个以劳动为中介所生产出的物如果没有用,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物相比原先的物没有产生新的使用价值。因此我们说这个物中包含的劳动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

由于我们所讨论的是商品相关的内容,并且我们把无差别人类劳动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依据,因此需要把物按照是否以劳动为中介区分开来,才不至于在讨论的时候产生混乱。

劳动产品这个词就体现了这种区分。每当我们使用“劳动产品”这个词的时候,都表示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是一个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物,并且这个劳动指包含了所有劳动中有用的那部份。

关键词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当我们把商品体的自然的使用价值(例如木桌的木这一属性)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这个劳动产品指的是起到了桌子这一使用价值的那部份。

我们再把使得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具体的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掉,于是这些劳动产品不再是桌子、房屋或者某种有用物。这些物本来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或者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由于这些具体的不同的有用劳动,使得各种劳动产品(在质上)也有所区别。

如果劳动产品的具体形式消失了,体现在劳动产品里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产品再也不会因为具体的劳动而在质上有所区别,它们现在只表示为没有任何区别的同一的人类劳动,即抽象人类劳动。

这里的 抽象人类劳动 等同于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同于 同一的人类劳动,三者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读者可选取让自己容易理解的表述,提高阅读效率。

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必要劳动量、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劳动对象上,形成价值。

也就是说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是抽去了“有用劳动的具体形式”后剩下的相同的内容,是以有用劳动为前提的。所以如果一个劳动产品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其中就不包含具体的有用劳动,如果抽取这些劳动产品的具体形式,就什么都没有了。

关键词四:商品

当一个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其他人)生产使用价值时,才有可能成为商品。

如果一个人通过劳动生产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但这个劳动产品是给自己使用的,那么这个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也就没有讨论商品价值的必要。

为什么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只是有可能成为商品?因为缺少了交换。

例如在欧洲封建社会中,农奴每周要以自己的劳动工具在封建领主的耕地上劳动若干天,以劳役支付地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奴可以缴纳实物代替劳役,形成代役租。此时农奴是为农奴主生产使用价值,但不是通过交换劳动产品的方式,因为农奴没有获得农奴主的劳动产品。因此农奴缴纳的这部份劳动产品虽然是为别人生产的使用价值,但不能称之为商品。

交换的另一层含义是社会。处于社会之中才能进行交换,如果一个人是孤立的,就谈不上交换劳动产品。换句话说,人只有处于社会中,其劳动产品才有机会成为商品,才有讨论它们的商品价值的意义。

商品的交换最终意味着人的劳动的交换。如果一个人交换出的商品所代表的劳动少于其所获得的商品所代表的劳动,就形成了一种劳动的不平等。

劳动产品与商品

劳动产品与商品不一样,商品是以人的劳动为中介作用在一个对象上,改变对象的使用价值或者添加使用价值,使得这些使用价值对其他人有用,并用于交换的产品。也就是说,商品在劳动产品的基础上添加了“对其他人有用”和“用于交换”两个限制,取得了缩小版的劳动产品外延。因此商品必定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如果劳动产品不是为别人生产的且用于与他人交换的,那么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

因此,当我们在一个表述中使用“商品”这个词的时候,已经表示正在讨论的是一个劳动产品,以及强调了这个劳动产品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而生产,并且要用于交换。

同时,当我们在一个表述中使用“劳动产品”这个词的时候,表示我们讨论的范围不仅包括了商品,还包括了为自己生产的产品。换句话说,劳动产品的外延比商品大。

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两个讨论角度)

在讨论商品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单独讨论:仅表示商品的质的差别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差别的“交换价值”。

前文已明确了使用价值的表述,即“XX商品是使用价值”,表明XX商品是以人的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物。当商品进入交换阶段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商品之间以什么为依据来确定交换时的量的比例?

例如我们可以用以下等式来描述两种商品的交换:

3包纸 = 1瓶可乐

我们已知这两件商品的形状不一样、物质组成不一样、制作方式不一样,制作时间不一样,似乎无法将它们化为统一的单位,但是它们却能建立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的可交换的关系。这种相对稳定的可交换的关系必定基于某种标准,从而将不同的商品化为同一单位,才能进行量上的比较。

这种单位可能是商品自身的自然属性,也可能是其社会属性。

商品的自然属性包含了可以量化和难以量化的属性,例如形状属于难以量化的属性,而重量属于可以量化的属性。而在可以量化的属性中,又找不到可以共同衡量商品之间交换的共同单位。如果以重量作为单位,那么我想要一台最先进的手机,只需要去找到重量和手机差不多的石头就可以进行交换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于是我们转而从商品的社会属性寻找这一同一单位。

一旦讨论到社会,那么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联系,那么人是孤立的,是自给自足的,不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商品之所以区别于劳动产品,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商品的社会属性,即交换。

由于商品需要交换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的人那里,因此商品交换的双方在此时直接地建立了社会层面的联系。这个时候,交换的双方不仅包含了商品,还包含了商品的持有者。

A 商品持有者 + A 商品 <=> B 商品持有者 + B 商品

在这种关系中,商品的有用性是最明显的属性。商品对双方必须有直接的或间接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自身有量的单位,例如包、瓶、台,但是这些单位无法在交换时转化为统一的单位。如何找到这个单位?

我们再深入地思考一层:为何需要商品的交换?因为商品交换者缺少对方的劳动产品。这就引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何不自己生产对方的劳动产品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会将我们引到一个商品的共同的单位。

如果所有人都必须而且能够自己生产所有他所需的当前时代能够生产的物,那么人和人之间就不需要有商品的交换。现实是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于是就需要商品交换。

为了避免对商品交换的讨论过于复杂,这里以一个简单的模型作为例子。

假设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原始部落遭受袭击,只有两个人幸存下来,A 和 B。他们都会摘水果和捕鱼,但是捕鱼的地点和水果的地点分别在住处的两个不同方向。如果他们既想吃水果又想吃鱼,那么可以自己分别到两个地方去获取食物;也可以各自去一个地方获取特定食物,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对方的食物。

如果自己分别到两个地方去获取食物,那么想要获取相同量的食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增加了,同时意味着劳动增加了。但如果各自获取一种食物,双方在获取(或者说生产)一种食物的时候,为了对方的需要 而获取(生产)了超出自己所需要的食物,之后交换。这样获取相同量的食物,就减少了路上的花费,等于是减少了能量的消耗。社会总体的使用价值不变,但总体劳动减少了;或者说同样的社会总体劳动,社会的总体使用价值相较之前提高了。

那么交换的依据是什么呢?比如说 A 去摘水果,B 去捕鱼。B 想用 1 条鱼换 10 个水果,A 就不愿意了。A 说我摘 10 个水果需要消耗的劳动比自己去捕鱼所消耗的劳动多很多,而且我们两个做这两件事在劳动的消耗是一样的。

劳动的多少不好衡量,于是假设相同时间消耗的劳动是一样的,以此简化模型。转化后摘一个水果平均需要 5 分钟,捕一条鱼平均需要 10 分钟。那么 A 摘两个水果,相当于 A 或者 B 捕一条鱼。按照这样算,10 个水果应该换 5 条鱼。如果 B 不按这样算,坚持 1 条鱼换 10 个水果,那么 A 可以选择自产,从而使得 B 生产的鱼无法交换 A 的水果,逼迫 B 也需要自己去生产水果,社会总体的生产效率倒退了。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据此可以总结出,两个人商品交换的依据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平均劳动的多少。

如果 B 认真总结经验,使得捕一条鱼所需的劳动比摘两个水果少,这时他仍然可以用一条鱼和两个水果交换。因为对于 A 来说,他捕一条鱼所需的劳动仍然是摘两个水果的时间。

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看,在两个人组成的社会中,其中一个人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决定了他从另一个人手中交换获得这种产品的数量。也就是消费者自己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量决定了从生产者手中交换获得这种商品的数量。

不过两个人之间的商品交换还不足以反映由众多人口共同组成的社会的实际。在扩大了的社会范围中,某一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是单一的,他们各自组成了一个群体,此时应该按照各自群体的平均值计算。

交换的比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任意一方提高效率,都会改变这个比例。

例如虽然 B 把捕 1 条鱼所需的时间减少为 5 分钟。但是新来的一个人 C 把捕一条鱼所需的劳动减少为 7.5 分钟,并且把这种方法公布出来,使得 A 也能仅花 7.5 分钟就能捕一条鱼。那么 B 下次再拿鱼交换的时候,1 条鱼只能交换 1.5 个苹果,而不是 2 个苹果了。这是在一方(B)已经提高效率后,另一方(A)不是通过提高自己专注的劳动(摘苹果)的效率,而是提高其需要通过交换获取的物品由自己生产时的效率,使得自己交换获得的东西变多。

例如有一个 D 不愿意提高捕鱼效率,或者在 C 的方法基础上多了一大堆花里胡哨的动作,使得捕 1 条鱼所花的时间仍然为 10 分钟。那么他在和 A 交换的时候,1 条鱼也只能换到 1.5 个苹果。D 消耗高于平均水平的时间,代表花费了更多的劳动,但也只能换到平均时间对应的商品。这种表面现象的不公平,是追求本质上公平的结果。

例如 B 这次捕鱼已经把周围的鱼捕完了,A 再也无法通过自产的方式用和以前相同的劳动时间捕到鱼,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捕到。那么这个时候对于 A 来说,捕 1 条鱼所花的时间可能就是 10 个苹果。那么 B 就可能以 1 条鱼换 10 个苹果的要求与 A 交换。结果是 B 以少量的劳动换取了 A 的大量劳动。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商品的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但在交换的时候受到此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影响。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具有共同点,无论价值量怎么变,价值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少量劳动换取大量劳动,有些是自然影响(例如正常捕捞捕完了),也有些是认为制造的(例如恶意囤积急需的货物)。这说明了不是所有用少量劳动换取大量劳动的人就是恶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个别人的生产耗时不会被作为商品交换时的数量依据,只有整个社会的平均生产耗时才是商品交换的数量依据。换句话说,社会的平均劳动时间才是商品之间交换的数量依据。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转化为严格的表述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52 页

D 捕 1 条鱼用了摘 2 个苹果所需的劳动时间,但捕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摘 1.5 个苹果的劳动时间相等,因此 D 花摘 2 个苹果所需的劳动时间,只能代表摘 1.5 个苹果所需的劳动时间。

严格地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计算的时候,需要把不懂得捕鱼和摘苹果的人所需的劳动也算上。

人类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有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58 页

计算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劳动力,相当于是计算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成长为在这个领域能够以这个人的效率生产使用价值的人所需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取一定的专长。这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劳动力的过程。学习和练习本身就是劳动力的消耗,即劳动。而这种劳动力的消耗,反过来提升了劳动力。这和基建类似,是一种劳动的不断积累,而不是纯粹的消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脑力劳动通常没有具体的形象化展示,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会被认为没有体力劳动重要。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人们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的耗费(同时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而进行了分工,分工之后的人们把为别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与其他人的劳动产品交换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55 页

这里的分工指的是社会分工而不是单个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分工。

前文已经讨论了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可以化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如果将等式两边的商品都转化为以价值为单位,那么就能建立相等的关系了。

假设 1 包纸包含 1 单位的价值,1 瓶可乐包含 3 单位的价值。那么使上述等式成立的基础是:

3 x 1 单位价值 = 1 x 3 单位价值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称 3包纸 = 1瓶可乐 这样的简单的等式为 价值形式,或 交换价值。这样同时也能提醒我们是在讨论价值量(即人类劳动的多少)而不是在讨论价格(价值的表现)。

价值等式左右两边都是一定量的商品,或者说一定量的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而形成的使用价值。实际上商品的具体价值很难精确地衡量,因此这个等式两边的比例关系会在社会中不断调整,直到生产这两种商品的人类抽象劳动量固定为一个值。

虽然说价值形式是以价值相等为基础,但它并没有在等式上化为同一个单位。一个商品 A 的单位价值不容易衡量,使得在表述一个商品的价值时不是(也很难准确地)直接说商品 A 的包含多少劳动量(或劳动时间),而是通过与 A 这个商品在质上不一样的商品 B 来表现商品 A 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不容易理解。这里通过商品的自然属性来类比,以便于理解。

例如一瓶可乐的重量如何表现?如果在衡量重量的时候只有可乐这一种物,只能说一瓶可乐的重量是一瓶可乐。这是一种同义反复,没有意义。但是在引入和可乐在质上不同的物后,就可以把可乐的重量表现出来了。现在除了可乐以外,引入了一些形状和重量相同的铁。假设借助天平发现一瓶可乐和三块铁达到平衡,可知两者重量相等,也就是可乐三块铁。铁(铁是实体的物)表现出了可乐的重量(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

同理,上述的价值形式的表述为“3包纸1瓶可乐”,或者说“3包纸的交换价值是1瓶可乐”。3 包纸的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1 瓶可乐是实体的物。就像三块铁能表现出一瓶可乐的重量是因为它们的重量相等,1 瓶可乐能表现出 3 包纸的价值是因为它们的价值相等。1 瓶可乐是与 3 包纸的价值相等的物,在这里被称之为等价物。等价物是物,是与待表现价值的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物。

当商品A通过不同种商品B的使用价值表现自己的价值时,它就使商品B取得一种独特的价值形式,即等价形式。——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70 页

3包纸 = 1瓶可乐 这个价值形式中,等价物 1 瓶可乐取得了等价形式。

上述内容说明了当价值形式的两边商品位置互换时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 1瓶可乐 = 3包纸 的意思是 “1瓶可乐3包纸”,或者说“1瓶可乐的交换价值是3包纸”。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 3包纸 = 1瓶可乐 这个价值形式中,3 包纸的价值通过 1 瓶可乐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于是 3 包纸的价值取得了相对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价值形式的两极,他们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价值表现中,但它们只能表示不同的商品。一个充当等价物的商品不能同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同时要注意到,当表达相对价值形式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商品A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不是“商品A”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在价值形式中,商品A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当表达等价形式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商品B”处于等价形式,而不是“商品B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在价值形式中,商品B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由于商品世界中不只有两种商品,使得我们可以选取其他商品作为表现某一商品的价值的物。换句话说,一种商品可以有很多交换价值。例如3包纸的交换价值还可以是 1 杯咖啡、2 瓶矿泉水、1 个苹果……

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两个讨论角度)

劳动的二重性是是在商品中体现出来的。同商品的二重性类似。(有用)劳动可分成两个角度讨论:仅表示有用劳动形成的使用价值(质)和劳动的多少(量)。

就具体的有用的人类劳动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而就抽象的人类劳动来说,它生产价值。

价值的量

价值的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以物对于人的主观的有用性的程度来决定。

超市中的矿泉水和沙漠中的矿泉水的价值的大小差别,在于沙漠中的矿泉水运输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矿泉水的生产而言,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固定的。而由于将矿泉水运送到超市和运送到沙漠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一样,凝结在矿泉水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就有量的差别。

沙漠中的矿泉水还可以至少区分两种情况:

  1. 矿泉水是自带的
  2. 有专门的人在沙漠中售卖矿泉水

对于第一种情况,他的矿泉水是给自己用的,因而是刚好的量。就算有多余的量,也是为了保险,而不是为了交换而携带比自身所需还多的矿泉水。如果要通过交换从这个人身上获取他多余的矿泉水,那么除了运送矿泉水的社会必要时间外,还需要考虑他所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一旦这种潜在风险发生,这些水就不是多余的矿泉水,因此售价相对会高一些。而如果要通过交换从这个人身上获取他自身所需的矿泉水,那么他很可能拒绝。想要将不为他人生产的产品转换为为他人生产的产品,就算是支付巨大的代价也未必能达成。例如两个人都在沙漠,A 带的水由于各种原因而提前用完,而 B 的水刚好够他自己用,那么 A 就算用很多钱购买 B 的水,B 也未必同意。毕竟就算有了很多钱,也无法确保 B 的存活,那么拥有这些钱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 A 可以自己回去重新带水来,那么他需要评估这些劳动的价值和与 B 携带的多余的矿泉水的价值在量上的关系,如果交换可以使得 A 的总体劳动减少,那么就可以达成交换。

第二种情况则是携带了远超出自己所需的矿泉水,他是为了进行等价交换而携带这些水。当其他人购买矿泉水时,是用与矿泉水生产和运输相等社会必要时间的商品与售卖者交换。这种情况是大家都可以自己回去带矿泉水过来(自产),因而进行的平等的交换。

如果存在黑心的商家,则会把那些合理的矿泉水售卖点打击掉,这样沙漠里的人再次获得矿泉水所需的劳动就提升了。一旦出现问题,黑心商家已经使得这些人不得不花比正常更多的代价达成交易,这使得黑心商家使用包含少量价值的商品换取了包含大量价值的商品。由于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相当于用自己少量的劳动换取了别人的大量劳动。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社会环境中,这种行为可以非常隐蔽,使得人们无从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可能没有办法。例如囤积了远超自身所需的新冠疫苗,再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产疫苗的成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抬高价格售卖这些先前囤积的疫苗,就可以用少量的劳动收割别人大量的劳动。

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发展

谁都知道——即使他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商品具有同它们使用价值的五光十色的自然形式成鲜明对照的、共同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 页

这一部分内容放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对读者理解这部份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理由如下:

  1. 当前时代的价值形式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即货币形式。由于人们有通过当前社会状态解释事物的习惯,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分析经济相关问题的时候使用货币形式的视角分析,从而主动地或被动地忽略了货币形式所隐含的商品物物交换的本质。
  2. 在汉语中,有一个“耦合”的词,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机械工程等领域都会用到。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交换可以看做是耦合的。在涉及众多商品的交换时,需要经过多次简单交换达到预期结果,耗时耗力不灵活。想要达到灵活的效果来提高交换效率,需要添加一个中间层来解耦这个过程。货币形式是通过在两个待交换商品的中间引入货币这一中间层达到解耦的效果。对于了解解耦的人来说,很自然地就想到这种解耦能使过程更加灵活,但会增加理解成本。

因此我们需要回到货币形式的原始形式,探究其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理解货币形式的本质。

第一种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举例:

1
3包纸 = 1瓶可乐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看作是原始社会之间最初的交换方式。这种简单的交换是偶然发生的,也是个别地发生的。

前文已经包含了足够多的简单价值形式的内容,不再赘述。

第二种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举例:

1
2
3
4
5
      = 1瓶可乐
      = 2瓶矿泉水
3包纸 
      = 1个肉包
      = ....

前文提到商品世界中的除了纸以外的商品都能拿来表现纸的价值。当我们把商品世界中除了纸以外的所有商品都作为等价物,都用来表现纸的价值时,就得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

这种形式的意义在于,尽管形成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具有不相同的具体形式,但形成 3 包纸的价值的劳动表现为与其他任何一种劳动等同,3包纸的价值这才真正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在商品世界中,每一种商品的价值都需要得到表现,就造成了每种商品都需要列出这样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旦新增了一种商品,除了为这个商品建立扩大的价值形式之外,还需要为其他的所有商品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中把这新增的商品作为等价物添加进去。

在每一种商品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中,所有取得等价形式的商品都是作为特殊的等价物,在这种形式中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

在 3 包纸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中,3 包纸可以与其他任意的商品交换。在交换的时候,从纸的持有者角度看,就得到了上面的价值形式。然而我们没有理由总是站在纸的持有者角度上看,交换商品的双方是平等的。如果从要通过交换获得纸的所有商品持有者的角度看,就得到了下面的一般价值形式。

第三种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举例:

1
2
3
4
5
1瓶可乐
2瓶矿泉水  
          = 3 包纸
1个肉包
....

从形式上看,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倒过来的结果。但它的意义却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不同。

等式左边的商品的关注点是其价值,等式右边的商品的关注点是其物体本身作为等价物的作用。于是这个一般价值形式就表示除了纸以外的所有商品的价值都通过纸来表现。

等式左侧的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能通过 3 包纸表现出来,表明这些商品的价值相等。这些商品在价值这一种质等同,并且与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质不同。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就不能这样表述等式一边的多种商品的价值相等。因为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等式右侧的商品是作为等价物,强调的是物这一特征。虽然它们本质上价值相等,但在等式右侧时,它们仅作为表现价值的物,而不是价值本身。

既然一般价值形式中的等式左侧各种商品在价值上相等,而价值相等正是建立价值形式的基础,那么在左侧任意选择两种商品就能组成一个简单价值形式。这样从整体来看,它们互为交换价值。

等式右侧的3 包纸成了一般等价物。但是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样,一般等价形式是价值本身的一种形式,因此商品世界中的所有商品都可以取得一般等价形式。这个重要的信息让我们可以得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过程可能会有不同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

一个商品处于一般等价形式,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它被其他一切商品当作等价物排挤出来。这种排挤的结果最终只剩下一种独特的商品,从这个时候起,商品世界的统一的相对价值形式才获得客观的固定性和一般的社会效力。——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 页

在历史过程中,有一个商品夺得了一般等价形式的独占权,这就是金。在它没有夺得一般等价形式的独占权时,它处于一般价值形式中的左侧:

1
2
3
4
5
6
1瓶可乐
2瓶矿泉水  
             = 3 包纸
1个肉包
0.00625克黄金
....

当位于左侧的黄金和纸交换位置,一般价值形式发展成了货币形式。

第四种形式:货币形式

1
2
3
4
5
6
1瓶可乐
2瓶矿泉水  
          = 0.00625克金
1个肉包
3 包纸
....

一般等价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只是由金代替纸取得了一般等价形式。而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之所以说转变为货币形式是一种发展,是因为原先多元的混乱的一般等价物,现在集中为金,仅由金这种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之所以说转变为货币形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是因为它是一般价值形式的特殊形式,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被筛选出来的形式。货币形式仍然是一般价值形式。金也不会因为夺得了一般等价形式的独占权就发生了什么本质的变化。金仍然是商品,仍然是劳动产品,仍然是凝聚了无差别人类劳动的物。各种商品和被这些商品排挤出来的金交换时,仍然是以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量为依据。

为了将金这种特殊的商品同其他商品区分开来,称这种这种这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为货币商品,简称货币。

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接触不到货币形式这种完整的庞大的形式,而是基于货币形式的简单价值形式。这种简单价值形式被称之为价格形式。

一个商品在已经执行货币商品职能的商品上的简单的相对的价值表现,就是价格形式。——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 页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当等价物是已经执行货币商品职能的商品时,这种特殊的简单价值形式就被称之为价格形式。价格是和货币相关的。如果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等价物不是已经执行货币商品职能的商品,那么这个形式中就不存在“价格”这个概念。

价格的概念是基于简单价值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的。前文在为交换价值举例子时,用到了“3包纸1瓶可乐”这样的表述。现在我们把等价物替换为货币。世界上起到执行货币商品职能的商品有很多,例如人民币,美元,日元等等。因此一个商品可以有多个价格形式:

  • 3包纸的价格是(值)3元人民币
  • 3包纸的价格是(值)0.46美元
  • 3包纸的价格是(值)51.10日元

按照上述的说法,价格应当如实反应价值关系。但在实际社会中,我们观察到价格似乎并不总是如实反应价值关系,例如商品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为了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复习价值的量的定义。

商品价格的波动

商品的(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在不考虑劳动剥削的理想情况下,当商品的供应减少时,说明供应端出现了问题。我们拿原材料不可逆减少作为例子。在原材料不可逆减少的情况下,原材料更难寻找,需要更多的人类劳动才能找到足量的材料(寻找材料产出地也是劳动),这就说明整个社会制造同样的商品需要更多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使得商品的价值提高了。商品价值的提高反映在价值形式中,包括价值形式的特殊形式——价格形式——中,进而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上涨了。

在上面的表述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词汇:社会。在一般理解中,社会是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共同组成的社会,然而这并不能反映实际。

生存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中的人们,也组成了一个社会。但这个社会的某个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却不能以包括这个孤岛的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只有在这个社会与其他社会建立连接时,才会以所有建立连接的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一个商品的价值。

但现实中并不这么简单。如果两个社会建立了连接,由于两者在连接之前的生产各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一定的差距,就会使得在连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的一方对多的一方的冲击。双方需要商定一个协议,使得双方在各自整体上的劳动总和的交换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

当两个局部社会(或者称之为实体)通过协议处于相对平等交易的状态时,他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分工。根据前文的内容,分工的形成有助于两个实体一起减少成本,总体上提高了生产力。但这种分工的前提是各方共享自己在分工后的经验积累,使得参与分工的各方都能以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否则必然会出现其中一方由于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空间比其他的还大,进而当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用少量劳动换取其他各方的大量劳动。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补充

一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只是包含了当前生产者自身的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了其他不参与生产的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做到生产同质量商品所需的时间。

商品的生产劳动是可以不断积累的。当不只是生产商品本身,而且不断积累技术时,这些劳动时间实际上是积累起来的。在商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人生产商品所需的时间比其他人少,但是其价值却和其他人一样。其他人想要达到短时间的生产,必须像他那样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这种积累的缺失,使得生产同样的产品需要更多的时间。

人类的财富

使用价值是财富。

劳动与劳动力

前文多次提到了劳动与劳动力,并且有“劳动力的消耗“这样的说法。在不清楚概念的情况下,会比较难理解文章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两者的关系,就是”人类的劳动就是在消耗自身的劳动力“。那么劳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它能被消耗?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第 ? 页

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可以与其他商品交换。劳动力的消耗,即劳动,创造价值。

当谈到消耗劳动力时,这里的“消耗”实际上是指 运用 体力和智力。在消耗劳动力的过程中有能量的消耗,但这消耗的能量的多少不是作为劳动的量的依据。

那么依据是什么?我的解释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的人,通过学习知识达到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再加上劳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在每次生产这种使用价值的时候,都算上获取这些知识时能量的消耗。

一个安装配件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为学习安装配件知识所消耗的能量,必定比一个数学博士为了成为博士学习知识时所消耗的能量低。两种类型的人在运用各自学习的知识生产使用价值时,所计算的劳动的量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一个数学博士去做安装配件的工作,需要学习的也是安装配件的知识。他在安装配件时,并不需要使用多于其他人的知识,因此得到的工资和其他人一样。

之所以说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就在于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与生产者生产哪一种使用价值有关系,而与这个人是否能够运用更多的体力和智力没有关系。

一份工作所需的劳动力会被工作本身限制住,如果想持续地提高自身的劳动力,可以选择一个知识积累上限很高的领域。在这样的领域内,才有机会通过积累知识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劳动力。

由于上限足够高,随着时间地推移,不断地会有一些人减缓积累知识的速度。而那些不减缓速度的人,也因此容易脱颖而出。如果上限不够高,大多数人都达到这个上限,后来者的劳动力就难以得到完全的发挥。

人的劳动力的完全发挥(人的解放)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不仅仅只能让他生产唯一一种使用价值,但是他能生产的使用价值中,必定有一种能够让他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劳动力。

尽管如此,社会并不能总是保证提供给他生产这种使用价值的机会。一种工作岗位无法无限度地增加,因为在这种工作岗位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必须被消费,但消费者不能无限度地增加。生产的使用价值最终会接近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除了这种情况外,还有一种社会因素。例如为了维持一个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处理很多事情。一个家庭可以通过自给自足来维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自己生产食物。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大量的知识,也就代表了少量的劳动力。如果一个家庭用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那么用其中一部分使用价值与其他家庭交换食物,剩下的使用价值则是同样时间内增加的部分。但是一个家庭的生存和发展不只是要解决生产食物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社会因素。因此需要有一个人来生产这些只需要少量劳动力就能生产的使用价值。这个时候,这个人没有生产能够让他最大程度发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表示他的这种劳动力浪费了。

以上都是已有劳动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的情况。还需要注意到劳动力的增长,也就是一个人的潜力。

如果一个人的劳动力能够提高,但被其他因素影响而无法提高,这也是劳动力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小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

小孩子由于需要分担家庭的生存所需的劳动,或者由于家庭无法生产足够的价值去交换学习知识这一商品,使得小孩子的劳动力无法得到快速的提高。这样就相当于把家庭的总体劳动力锁死在一个较低的层级,难以充分发挥潜力以获取更多资源。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劳动力就被锁死在一个较低的层级,非常脆弱。

如何让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他的劳动力,是整个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人的已有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得到完全的发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与其他人交换劳动产品,从而极大地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最终的表现就是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巨大增长。

当一个人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劳动力时,就需要去生产一种能发挥他第二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如果一个人只掌握生产一种使用价值的知识,那么他在失去发挥对应劳动力的机会后,就和一个没有任何特长的人一样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通常学习的知识更加全面的人,客观上应对风险的能力就更强。这是由于其知识的全面性,使得他已经具备各种行业的预备知识。在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候,无需再次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因此能够更快地开始生产使用价值。

商品中的价值累积

一件简单的商品,完全由一个人生产时,商品的价值全部都是这个人无差别劳动的凝结。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的生产越来越复杂。但是尽管复杂,仍然有一部分复杂的商品可以仅由一个人生产。只是当一个人想要独立地生产整个商品时,需要学习很多知识。

但是这样有多个问题:

  1. 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些部分的生产的社会必要时间少,另一些部分的生产的社会必要时间多(后面将该表述简化为“商品价值”)。一个可以生产高商品价值且具有生产条件的人,花费大量时间去生产低商品价值,浪费了劳动力。

  2. 复杂商品由掌握着众多知识的人负责独立生产,简单的商品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这就意味着社会中有大量的劳动力得不到解放。

因此一个复杂的商品会被分解为多个生产步骤。将原本一个人需要的所有知识切分成多份,切分到仅需少量前置知识就能够学习和掌握,使得社会中的劳动力尽可能多地得到发挥。

由于一个商品的生产被分为多个相对简单的步骤,原先一个商品的价值都由一个人的无差别劳动凝结而成,现在一个商品的价值由多个人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凝结而成。一个商品生产过程的步骤中,不同的人在商品体上凝结了他那一份无差别人类劳动。负责前一个步骤的人在商品体(半成品)凝结他那一份无差别人类劳动后,后一个步骤的人得到的是凝结了前面所有步骤的负责人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商品体(半成品),并在上面凝结了自己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又分为两种情况:

  1. 一个商品的生产都是在同一家工厂内,那么直接将半成品传递给下一个步骤的人即可。
  2. 一个商品的生产由不同的工厂完成,那么不同的工厂之间就会交易这个商品的半成品。当前步骤的工厂总是支付给上一个步骤的工厂与前面所有步骤所产生的价值相等量的货币。上一个工厂生产的虽然是一个完整商品的一部分,但对当前工厂来所,这个半成品具有使用价值,使得这个工厂可以通过劳动在它上面增加价值。

机器的价值转移

严格来说,我们把用于生产商品(劳动过程)所需的所有物都称之为生产资料。机器是生产所需的工具,是生产资料的其中一部分。劳动过程还需要人的因素,即劳动力。

生产资料,例如机器,本身凝结着一定量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这些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转移到了劳动产品上,就好像生产这些机器的人在直接地生产这个劳动产品一样。

因此在一条全机械化的生产流水线上生产产品时,仍然会增加产品的价值。只是这个价值早已存在于机器中,现在只是转移到了产品上。

工人在什么时候生产自己的工资?

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理论,说工厂的利润由工人最后一小时产生,前面所有工作时间都是在补偿工厂的资本。并且得出结论:如果工作时间缩短一个小时,总利润将会消失。

但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开始生产商品的时候,就已经在凝结无差别人类劳动。当他生产完一个商品后,他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也就完全凝结在这个商品上了,商品的价值增加了。

如果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与工人在商品上通过自身劳动凝结的价值相等,那么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只有与他自己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在商品上的凝结所产生的价值的那部分。

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比工人在商品上通过自身劳动凝结的价值来得少。我们将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之为剩余价值。

假设工人一天在商品上凝结的价值为 100,但资本家只给了工人 50,那么剩余价值为 100 - 50 = 50。则剩余价值率为 50 / 50 = 100%,此时我们称劳动力的剥削程度为 100%。资本家通过剥削获得的量是工人实际获得的 100%。

价值更为深入的含义

人类在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小到整理房间,到理解需求、了解业务、设计方案,大到探寻宇宙的真理,都是在把无序的、不确定的东西转换为有序的、确定的东西。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就在于他能够把多么无序的、不确定的东西转换为有序的、确定的东西。

自行阅读原著的注意要点

  1. 《资本论》三卷共 98 章 2989 页,我们只需阅读前 3 章,剩下的 95 章要不要看取决于看完前 3 章是不是产生了兴趣。
    不给自己太多压力,就容易看完。

  2. 前 3 章的概念会反复出现在不同的例子中。如果碰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后面总有一个例子能够让你理解。
    因此第一遍可以快速看,从后面的例子中理解概念,再回头重新看一遍,就会理解得更深刻。看完两遍能理解就是血赚。

  3. 一次不需要阅读太多内容。最好在手机上看,在路上或者去洗手间的这段时间看就行。
    哪怕是每天只看一页的内容都比隔几天一次看多页的效果好。

  4. 先不看现代西方经济学对《资本论》的解释,先自己去看一遍原著,避免被误导。特别是讲《资本论》却不包含前三章的那些资料。
    我之前看到一个学习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人对《资本论》提出质疑,但从他写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他没有理解马克思在说啥。

《资本论》的前三章都是围绕着“劳动”以及“劳动创造价值”来展开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价值”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价值不一样。《资本论》中的“价值”究竟指的是什么?这是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整理和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阅读《资本论》前三章的时候,要始终带着两个问题:

  1. 劳动为什么那么重要?
  2. “价值”指的是什么?

引用

本文对《资本论》的引用都来自于《资本论》第一卷,版本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纪念版。为了避免无意义的重复,以下不强调这个版本,仅说明原文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