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理性思考,感性选择

本文原是前一篇文章的一部分,后来觉得内容较多就拆开发布。本想第二天就发,但发布之前做检查润色时,对前面部分不满意,就重新写了。经过反复写和删,改了近三千字,仍然不满意。只好先把原先写的发出来,后续写出满意的开头时,再重新发布。

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我思考过很多次,直到今年才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也就是标题所写的“理性思考,感性选择”。但它并不是一个很精确的表达,因为理性和感性不是完全对立的。

接下来讨论的是思考的时候情感因素的占比对思考的影响。理性和感性只是作为情感因素浓度的一个简单划分。这里的“理性”指的是在思考中情感因素占比较小,“感性”指的是在思考中情感因素占比较大。

理性人和感性人

根据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大致可以判断一个人是比较感性的还是比较理性的。感性的人对人的关注会多一些,理性的人对事物的关注会多一些。

如果对周围人观察总结,会从外部表现中捕捉到“如果感性增强,那么理性就相应减弱,反之亦然”的结论这种特点。但是如果仅根据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感性或者理性程度来判断这个人,很可能在不同的具体的事情中得到自相矛盾的结论。

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把过去的经验作为基础。经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进而做出理性或感性的行为。

经验与生存

经验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个人经验,另一个是由众多个人经验的共同点总结而成的共识。

人类这个群体在远古时期就从被动地接触新事物转变为主动地探索新事物。这使得过去的经验会随着人对事物的进一步探索而暴露出其无法完全反映客观事实的一面,于是需要通过对旧的经验中的缺陷进行补充修复(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令旧的经验得到发展,形成新的经验。

自然界不喜欢极端的事物,过于主动探索新事物和强烈拒绝新事物的人类在过去都被自然界淘汰掉了。存活下来的人兼具探索和保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淘汰掉两者比例不符合社会和自然发展状况的人。存活的人总体上展现出对客观世界了解越少,越拒绝新事物的倾向,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人类生存本能。

不受基础生存威胁的人,才有加速发展的可能性。但人类群体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基础的生存威胁,全球范围仍然有将近 8.9% 的人(6.9亿)处于饥饿状态[1]。

就算不受基础生存威胁,仍然会有一些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置于生存威胁之中。这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解决自己创造的生存威胁之前,也难以得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主动为自己创造生存威胁的人,一般是为了享受远远超过自身能力的资源。

大部分人只是想过普通的日子,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于是只有少部分人会把一部分原来用于享受的时间抽出来,做一些其他事情以增加对客观世界的了解。

这样几种不同的客观现象综合起来的表现是在大部分人会下意识地拒绝接受与自身经验不一致的事物。

对于一个认为扩展自身经验是痛苦的人来说,他所处的环境必须是静止的,不再发展的。这就要求这个环境独立于外部世界,并且这个环境里的所有人都不再探索新的可能,一旦有人由于客观世界的随机性获得了新的可能,也必须隐藏起来。否则客观世界的随机性总是会让一些人获得新的可能,也总会有人想要让全人类得到发展,进而推动一系列变化,导致过去的经验不得不更新。这对于那些不愿意更新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生存面临着威胁(尽管很可能是自以为面临威胁)。

一个人如果想要持续地生存,就必须提前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超越过去的经验。

超越过去经验

一个人的经验会束缚自身,但仍然保留有一个向上突破的窗口。那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除了生存之外最重要的需求而不断追求进步。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已有的经验决定了这个人通过努力所能获得的回报的上下限,使用过去的经验总是会达到上限,人们称之为“瓶颈”。想要达到更高的水准,就要求人必须超越过去的经验。

这让我想起了一篇讲《平衡球》这款游戏历史的文章[2],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平衡球的记录党主要分为两派。一派的主要打法是剑宗,破记录的方式主要是挖掘尝试新的走法捷径,去压缩路程,以达到降低苛求细节。一派的主要打法是气宗,破记录的方式主要是把细节执行到前所未有的干净程度,去破记录。

用这段话来解释我前面那句话就是:剑宗决定了上下限,气宗只能将水平提高到无限接近这个上限,无法突破。

想要超越过去的经验,有被动和主动两种类型。

被动就是仍然按照过去的经验努力,外部环境出现巨大的变化时,被迫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对个人来说可能带来巨大的好处,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坏处,而抽到下下签的人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这种类型的人如果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就很需要外部环境的动荡。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得到的往往是坏处,因此虽然有机会获得巨大的好处,仍然不愿意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但有一部分人可以确定地从动荡中获取巨大的好处,这部分人会基于过去的经验尝试打破外部环境的稳定,制造动荡。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不继续展开。

主动还可以分为主动探索和获取他人经验。

主动探索是指不断地暂时屏蔽掉其中一小部分过去的经验,重新探索。这是人类这个群体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获取他人经验可以是和他人交流或者看书。一本书的内容是作者经验的总结,作者的经验包括自身的经验和从其他书本获取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断地累积,直到我们去看这本书,获取人类积累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经验。

在这些经验中,有一些是由于世界的发展而出现严重偏差的,需要抛弃。有一些经验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允许不断地补充和发展,以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规律。这种拥有很强适应能力的经验,我们称之为科学。

人总是被过去的经验影响判断,但一个人就算穷极一生都无法将客观世界的所有可能性都完整地实践一遍,因此这些经验很可能随着世界的发展而产生偏差,这提醒着人们必须怀着虚心学习的态度面对已知或未知的事物。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有多个层次的,但大多数人都只停留在较为表层的认识,在获取表面现象再更深入一层的认识后就满意,不愿意再更进一步。这样做的要求较低,只需搜集很小的一部分资料就可以得到另自己满意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

更上一层楼

我们被束缚住了呢?我找到了其中一个因素,即思考时的负面情感因素。

回想一下,当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时,面对其他人的批评,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只要素材够多,就能得到一个结论: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否定别人的批评,并且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或者说情绪),情绪足够强烈时甚至说要赌上自己的性命。

情感因素本质上是生物求生本能的外在表现,这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人由于缺少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会误判自己的生存可能性,产生不必要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

情感因素的存在本来是有利于人的延续,但缺少认识可能会使得情感因素对人的延续产生负面影响,其中一个负面影响就是阻止人对事物更进一步地认识。于是认识的缺少增强了情感因素,从而阻止认识的增加。如此反复,使得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被锁死在一个层次,只有当受到外部强力因素干扰时才有望突破。

有些人据此得出结论:那么完全地把情感消除掉就好了。但情感因素有利于人类的延续,把情感消除掉岂不是主动地毁灭人类?

仔细想想,我们在做这个讨论的时候受到了什么经验的束缚?

我们通常在讨论思考的时候,隐藏了一些默认的前提:

  • 思考的时候只有一个阶段,只能在这个阶段内分配情感因素的比例。
  • 一个人对于情感因素的比例的投入只能是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由于去年年底就已经第二次进入“归元”的状态,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就有了大量对比自己进入归元前后状态的机会。在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总结中,我发现了这些奇怪的前提。

为什么不是将理性和感性拆开到两个阶段呢?先通过接近于完全的理性思考,尽可能多地找出选项,然后再使用感性去选择。即理性思考,感性选择。

在第一个阶段即理性思考阶段,尽可能地剥去情感因素,保留最低限度用于辅助理性思考。因为有些事情需要逐个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用他们的情感去分析。

在这个阶段,由于没有多余的情感因素的参与,所以能够利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尽可能多地找出选项。如果在第一阶段就加入过多的情感因素,那么很多选项都会被情感因素排除。总的说,这里的情感因素起到了挖掘更多选项的作用,决不能起到过滤选项的作用。

一旦在第一阶段结束之前,由于情感因素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最符合客观事实的选项排除掉,那么就只能在错误的选项中选择。如果人总是这样做,那么他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错误的选择,即生活在自己想象的充满错误的世界中。

如果排除了多余的情感因素,那么在第一阶段结束后,面对的将是包含较为符合客观事实的选项。感性可能会把它排除掉,但是它至少出现在了选项列表中,感性会捕捉到这个因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做判断的人具备了搜集原始资料和解读能力,在通过搜集资料和解读得到接近事实的选项后,就会发现他的感性总是在第二个阶段排除掉符合客观事实的选项。那么他就会提高警惕,碰到类似选项的时候,不急着下定论。

我在得到“理性思考,感性选择”这个结论时,想起了之前一个新闻。我一时找不到这篇新闻,后续找到了再补上。新闻说是有个外国人大脑中负责情感的部分出现损伤,结果他就难以做出选择。

在与他人交流或者观察网络上不同人之间的交流时,一旦控制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不受到情感的影响,就能够一定程度上看穿对方一句话背后的真实意图。一方面,可以以此知道身边的人需要什么,然后去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更加幸福。另一方面,那些企图对社会造成破坏的人的意图就会显露出来。

因此在对事物认识到一定程度之前,要先抑制情感因素的表达,并在认识到一定程度之后加入情感的表达。

作用之一:防止被洗脑

分阶段的作用还有很多,我再举出其中一个,那就是防止被洗脑。很多人分不清教育和洗脑的区别,所以我先说明我说的洗脑指的是利用他人负面情感制造出信息茧房并使得被洗脑者试图阻止社会发展甚至破坏已有的发展成果。

前文说了,人在思考的时候,会因为情感过早地参与而把事实排除掉,以至于只能在错误的选项中选择。现代洗脑的一个常用方式是调动起人的恐惧和愤怒的情感,让一个人事先将某个对象的真实意图过早地排除掉。一旦取得一定效果,无论这个人的学历有多高,都就会自觉地事先将符合事实的信息排除掉,让自己的信息茧房更加牢固。

阶段分离只是防止被洗脑的第一步。在理性思考阶段,要尽可能多地搜集一手信息,然后进行理解和判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往往会接触到其他国家的信息。有些人会利用信息接收对象不懂得外语,或者懂外语但不会检查原文的弱点,进行断章取义或者通过翻译扭曲原意。

讨论问题的几个阶段

对于一件新的事物,怀疑和取证本应该是一体的。人们会下意识地怀疑。但大部分人会停留在怀疑阶段,不会主动地去搜集资料并做逻辑上的判断。他们会质疑权威,而不是科学地质疑权威。这使得容易相信基于谎言的结论。

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在即时讨论中很容易被对方的话术所击败。从我的观察得出谈论时大致有以下五个阶段:

  1. 情感占大部分的讨论(争论),通常是基于局部的客观事实互相反驳,没有看到全貌。这种是为了对抗,而不是为了接近真理。因此矛盾会扩大化。这也是微博热搜评论中最常见的。
  2. 在发现第一阶段会被对方的话术利用后,在讨论前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被对方负带情绪攻击的反驳影响到。
  3. 第二阶段的问题在于对方发现自己因为我方给出覆盖面广的事实以及较为全面的逻辑而完全处于下风时,会使用反串并极端化我方的表述和附带强烈的情绪来激怒我方。一旦被对方激怒或者急于解释,将会落入对方陷阱。
  4. 在面对具有极大恶意的对方时,有一句教员说过的非常实用的话可以拿来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也就是掌握主动权,避免掉入对方的陷阱。在公共场合的讨论,不只是为了证明对方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更重要的是让观众从我方的观点中获得思考。真正为人民群众发展考虑的人,自然会从我方观点中获得启示,也会从我方观点中得到对方在事实和逻辑上的漏洞。
  5. 对方的应对策略之一是,嘲讽我方不敢正面回答问题。由于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要把一件事情完整地说清楚很难,需要根据受众的理解水平做相应的调整,观众也不一定喜欢听。这时可以尝试分析对方问题背后的深意,然后解构,可以选择是否揭露对方的恶意,然后把问题重新表述为具体的发展的,最后对这个具体的发展的问题作出回答。

可持续性

虽然我得到了把分阶段作为思考的工具,但是我不能确保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做到。在把无意识的分阶段思考转化为有意识的行为后,又需要把有意识的分阶段思考转化为无意识的行为。如果不重新固化为无意识的行为,很可能丢失掉。

固化的方式就是频繁地使用。这也能检验是否已经丢失了这一工具。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微博的热搜。我让自己每天至少看一次热搜及评论,检验是否仍然有使用分阶段思考工具的能力。

第二是和同事讨论问题。和同事出去吃午饭或者晚饭的时候,总是会谈一些话题。通常就是吹吹牛逼,吐槽一下新闻。偶尔会有和其中一两个同事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是一个问题。

根据上文可以得出,两个人看法不一致很可能是获取的信息不一样,或者思路不一样,那么首先就得同步信息或者思路。

于是当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我会首先尝试换一换思路,看能否找到一种思路能够得到与对方相同的结论。如果找不到,那就说明我正在基于不全面的思考方式得到结论。会有什么问题?一旦只满足于当前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试图了解其他人的思考方式,就会把自己的思考锁死在当前的层级。如果找到了呢?那也不能说明这是能得出这个结论的唯一思路,还需要验证对方是不是用这个思路在思考。因为如果不这样,那就和“公知”们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了。

由于此时交流的目的不是试图否定对方,而是一种探讨,所以不需要带什么强烈的情感。因此就算双方意见非常不一致,也不会演变成争吵。同事会基于本能地认为我是想否定他们,所以有时候会带有强烈的情绪。但是只要我不带有强烈的情绪,几次下来他们就知道我是在认真地讨论问题,并且是真心想了解他们的想法。

不过在最初使用分阶段思考这一工具时,仍然要注意不能有一种认为能做到不带强烈情感地讨论就比对方强的居高临下的情感。因为这种傲慢会阻止人进一步发展,而且还会对与交流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有负面的影响。

第三是和那些带有极大恶意的人讨论问题。同事通常不会去学习话术,也不会故意刁难,但是他们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学习了很多针对人的话术,会把对事情的讨论引导到对交流参与者个人的讨论。他们掌握了激怒一个人的多种方式,使用情绪让对方失去讨论时的理智。

我之前被拉入到一个群,里面有几个这样的人。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尝试和他们进行了几次交流。最初几次发出疑问没有得到回应,我就思考是不是因为没有怎么带情感。后来我尝试了带一些情感,很快就得到回应了。如果我带了更多情感,让他们以为我在反驳他们,那就会有几个平时不冒泡的人出来阴阳怪气,几个经常说话的也会有比较大的反应。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预设我的立场,然后当我想把问题具体化讨论实际时,要么得不到回应,要么被批评难以交流。我其实不想要这样的对抗式交流,所以后来主要是观察总结,有时会礼貌地向他们请教。我想了解他们的思路,以理解他们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结尾

“分阶段思考”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严肃,所以还是用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理性思考,感性选择”这个表达吧。

参考

1
2
[1]: http://www.fao.org/3/ca9692en/CA9692EN.pdf (2020《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 by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512253/answer/1362582506 (如何评价《平衡球》(Ballance) 这款游戏?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