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发展的世界观

为什么宇宙大爆炸后,太阳系上所有星球没有在一瞬间形成?为什么地球形成后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出现生物?为什么拥有像人类这样智慧的生物不是第一种出现的生物?为什么 3000 年前的人们不制造手机、电脑、火箭?为什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没法做到像今天这么小?为什么新冠病毒的疫苗不能在一天之内研发出来?为什么我们学习要按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顺序,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大学学习?

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合理。但是如果不带情绪,严肃地思考,认真地回答,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发展的轨迹

如果 3000 多年前的人们掌握了制造手机的一切条件,那么他们能否生产出手机?可以。而如果他们想掌握制造手机的一切条件,需要多久呢?从我们的历史来看,需要 3000 多年。这就进入了一个循环,其问题在于这 3000 多年的发展无法缩短成一瞬间。生产手机的所有条件都必须一步步地探索和改进。某一个工具只有在另一些工具被制造出来后才能制造,而这一些前置的工具则以另一些工具为条件。

如此向前追溯,就能一直追溯到特定时代的人所拥有的条件。也就能知道那个时代的人如果想制造出某个物,需要经过多少个步骤。但仅仅只是回溯过程中的这些步骤么?

我们站在结果往前看,往往看到的是一些已经明确了的分支,链接着结果及其条件。但无论在哪个时代,当代人所看到的不是这种强因果关系,而是链条上的每个阶段节点的下一个节点都有很多甚至是无限的可能性。人们每次都需要在这近乎无限的可能性中找到仅有的几条可行的路。在探索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充满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我们称为信息熵越大,反之亦然。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降低信息熵的过程。

探索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解释这一认识,我以开宝箱作为例子。把自然规律看作是锁在密码箱里的宝物,人类的探索就是在尝试各种可能的密码。

假设有一个十进制的 8 位密码锁,总共有 100000000 种可能性。为了认识宝箱里的自然规律,需要逐个尝试每一种组合(例如 00000000 或者 01234567 等等)。大自然没有限制整个人类群体每次只能由一个人尝试一种可能性,因此遍布全球的人可能尝试的是不同的密码,也可能是相同的密码。特别是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类总体上无法避免地因为无法及时共享信息而造成重复探索。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尝试不同的密码的人们,各自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的群体。

人们通过探索和实践积累经验,再从经验中总结出自然规律。

但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尝试的密码组合有上限。再加上其所处时代的危险性——例如古代人需要面对凶猛的野兽,往往远在达到密码组合的上限之前就失去了生命。

探索(经验)的延续

在一个探索者失去生命后会有两种情况:

  1. 有其他人知道这个人已经尝试的组合。通常是其后代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徒弟。
  2. 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已经尝试的组合。通常将这种情况称为“失传”。

如果情况是 1,后来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如果情况是 2,那只能从头再来。

我们继续探讨情况 1,假设前一个人尝试了 100 种可能,那么继承者只需从第 101 种可能开始尝试。如果总是情况 1,那么解开密码锁认识到自然规律只是时间问题。但想要达到情况 1,需要以一种其他人能理解的方式传递信息,并且能让其他人接受到。

但是时间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一千年的探索才能解开,那么人们会持续探索一千年么?还是仅仅探索几十年就认为这是不可能解开的问题而放弃?

信息载体主要是有规则的声音或者有规则的图案。其具体形式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效率,在载体的具体形式本身得到关键的发展前,由于记录方式复杂、传播难度高,整体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远古时期的人们想要记录 100000000 种可能性,要耗费很多精力在信息载体本身。用前述例子说就是因为纸的制作方法、复杂的语言和文字、印刷术也都各自存放在一个宝箱里,而不是人类天生就会的。

探索的复杂性

既然大自然没有限制各地的人的尝试,如果 3000 年前的人发动所有人去寻找宝箱并解锁宝箱,那么是不是能碰巧解开制造手机的宝箱?

这是不能的。

存放自然规律的宝箱,不是每个都单独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些宝箱放在其他宝箱里面,只有解开外面的宝箱,才能看到里面的宝箱。这意味着,无法跳过发展的过程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例如古人无法研究原子的特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探索出来的东西大概率是已经被前人探索过的了,这样只能自我满足,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探索之间的互相促进

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有的最终被转化为工具,有的成为另一种产品的组成部分。

对于工具类的探索,例如语言、文字、纸、交通工具,会加快信息的传播,从而减少其他人在已经验证过的信息耗费时间,促进其他探索的发展。或者例如显微镜,增加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视角。

有些探索是其他几个已经完成的探索结合后才能有结果。就好像一个自然规律放到一个宝箱,开启这个宝箱需要好几把钥匙,而这些钥匙在其他宝箱里。但我们不知道总共需要多少把钥匙,很可能是获取其中某一把钥匙,才能知道下一把需要什么样的钥匙。

我们希望自然规律简单得只是一条直线,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就行。但实际上我们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甚至会产生怀疑“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能行吗?是不是缺少了另一个关键规律的探索?”。

我们说“人类的发展受到时代的限制”,是因为就算我们知道需要某一种特性的材料作为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才能造出产品,但符合条件的材料本身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从众多发展路径中找到正确的一条。如果人们在某个阶段看到了这一点,其中一部分人会因此感受到无力与绝望。而当经过漫长的时间找到这条路时,当代的人们就能创造出前人无能为力的作品。如果我们以取得这个成就的人们作为主角写一篇小说,就像是有个预言家说有件事几百年后才能做到。如果不考虑到前人的付出,从表面上来看就会有一种宿命感,或者说主角光环。

探索的多种路径

尽管我们在某一个节点上面临着无穷无尽的分支,但并不是只有一个分支能够得到满足我们需求的结果。站在同一个节点的不同有效分支的选择,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各有优缺点,这些优缺点主要体现在使用场景的不同。这些不同会引起对于一些通用实践的发展速度的不同。

各流派可以在核心不变的情况下,吸收其他流派的实践。这样就在核心上保持了多样性,加快对通用实践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流派的实践获得自身的发展。

客观的视角

上文讲了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我们习惯于从人类的视角去认识自然,但是在寻求更深刻的认识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更高的视角:把人类放到自然界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来探讨。

上文是描述了人类逐渐降低信息熵逐渐认识自然的过程,如果按照这种持续积累的角度去看待整个自然界呢?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上文在描述探索过程的时候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人们已经开始主动地去探索。但是最初的人们不是天生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

他们首先是被动地接触事物,从而直观地感受到因果关系。这种被动的感知逐渐积累起来,在突破一个界限后进入到了下一个层级。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前提是有一个容量足够的大脑。如果当初的人们脑容量只能记忆几天的信息,就很难把长时间段发生的事情关联起来,进而感知到一些复杂规律的存在。并且由于这个限制,语言和文字也难以发展出来(因为两者的发展也要时间),也就没办法通过语言或文字增加信息量。这样就使得更加难以感知到复杂的规律。

界限不一定是积累的经验越多就越先突破,而是要有特定经验的组合。这样使得突破界限的难度又增加了许多。

人外之物

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生物的优势在于变化的速度比非生物快,这种快不是表示一天两天,而是相对于几百年、几千年来说的。

处于运动之中时,物体就容易发生改变。对于生物来说,有生物内部的运动,也有生物由于在外界的运动带来的改变。

动物的 DNA 在繁衍的时候发生一些意外,致使其子代获得与父代相差较大的表现。但一块石头因为没有这种繁衍的机制,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动物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例如吃了不同的东西,也会出现一些变化。特别是在一些条件下会改变其活动范围,使得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变大。

遥远的过去

从当前已掌握的资料看,太阳系一开始没有行星,只有大量灰尘和气体。这些灰尘聚集形成小石块,小石块再聚集形成更大的石块。在不断重复聚集的过程后,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行星。

最初一切都是无序的,但不是静止的。一旦发生了运动,就出现了无数的可能性。样本数量足够大,无数的样本被动地做着无数的“尝试”。直到一些样本偶然地满足某一个规则,因此聚集在一起。无序的程度降低了。但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最初的物质能够运动,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规则让它们聚集在一起。这是我们发展到当前的阶段无法获知的。或许就像我们无法自己把自己举起来一样,由于我们由这些物质构成而无法知道这些物质最初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何有这样的特性。但正如我们面对的可能总是无限的,这无限之中也可能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由于有以亿年为单位计算的时间,加上随机事件的样本数足够多,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太阳系。

生物

生物本身也是客观物质通过大量的随机碰撞后组成的,起初是很简单的生物。随着更多随机事件的发生,生物逐渐变得复杂。

这种复杂性是建立在不断地产生异常的基础上。这种异常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能更加适应其所处环境,坏的一面是更加难以适应环境。于是有些生物难以与外界持续循环,因而自然消亡了,我们说这是“被大自然淘汰了”。

或许在这种随机事件产生一个新的器官时,会有无数次的失败。其中有一些致命失败,使得这部分生物很快消亡;另一些失败则不致命,而是会在下一个阶段中,以当前的失败为基础,借助随机事件得到完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出新的失败,只有那些不致命的且不断适应环境的失败,最终能得到不断地完善。

由于每个节点的分支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就为多个物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一个客观环境中是优势的“异常”,在另一个环境中无法生存。反之,在一个客观环境中无法生存的“异常”,换一种环境就会成为优势。这样就使得不同环境下存活的生物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物要靠自身的变异来产生出适应环境的下一代。直到一部分生物在随机行为的过程中发现,尽管自身条件无法适应环境,但通过改变客观环境,能够使得一些原先无法生存的个体获得生存条件。这些大量的原先无法生存的个体,通过改变客观环境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生存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于是它们的劣势转化成了一种优势,从依赖自身的变异获得生存过渡到通过积累改造外部环境的知识获得生存。变异是一种缓慢的过程,而相对这一过程来说,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改造就快多了,更容易适应复杂的环境。

但是知识本身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在大脑里的反应,最终还是需要记录在大脑里面。大脑本身就是无序的物质随机组合而成的。它在形成时的大小,影响了能够记录在大脑里的信息的量。结果是有些新的信息以覆盖的形式将原先的信息覆盖掉了。信息的覆盖是很危险的,一旦覆盖了重要信息,可能会导致个体的灭亡。

于是有些变异体获得了不会覆盖重要信息的能力,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这些信息成为了它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能让它们用剩余的脑容量做更多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的上限被大脑的容量限制住了。

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能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它们在脑中主动地构思,而是这些内容在它们出生之时已经被固定下来。之所以做出这种区别,是因为在随机的碰撞中,一种生物不断地生存下来并不断地进化,最终具有预先构思并将构思转化为对外部环境改造的能力。

人类

从生物本身的强度来说,人类算不上强。如果仅依靠自身的强壮生存,那么经过漫长的时间直到现在这个宇宙时间点,人类可能只不过是强壮一点的猩猩罢了。

在众多生物产生的随机事件中,总会有一些获得了能够存储更多信息的大脑的物种。但这些物种的躯体不相同,从而影响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最初和其他物种没有多少区别。直到一些偶然的事件发生,让它们在脑中记录下了可以通过使用某些工具使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的信息。但是问题是它们除了将这些事件在其他人面前重现后进行传播外,没有其他方法。

直到其他一些偶然的事件发生,使得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有可能是一个人,用某一种声音指代一种客观的事物。其他人则通过模仿,建立起这样的共识。这种声音起初是单音节,因为在单音节够用的情况下,不会主动地去使用复杂的多音节。直到音的变化种类无法满足事物的表达,才产生了多音节表示一个事物。

但是由于这是一种偶然,并且是会在多处出现的偶然,使得不同地方的音和物的对应关系不一样。不止如此,由于不同环境的物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两者之间没有交集的部分。当两个集体因各种原因融合时,这些没有交集的部分就可能沿用原先的音,或者用双方独特的发音方法近似地发出一个物在另一方的发音。

尽管信息的传递效率增高了,但其保存效率很低。人们需要依赖生物自身的记忆能力,通过口口相传记录这些知识。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以用工具将这些知识记录在人体外部。人们只需要少量的记忆建立起外部必要知识和其含义就行了。用什么记录呢?起初是很简单的不同的形状组合成的图画。这些形状是对于外部事物的简单再现,通常是这些事物的主要特征。由此,人们再次减少对自身大脑记忆的依赖,让更多人可以基于前人的事件继续探索。

随着更多随机事件的发生,人类不断地发展。记录知识的方式越来越简便,记录的载体越来越容易传播,使得不同地理位置的人类群体可以共享各自的实践,互相吸收知识。这样,人们减少了很多重复探索的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探索对于双方都是未知的事物上来,加速了人类的发展。

为什么世界一定会不断发展

自然界没有感知,它不会因为人类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就停止运动。而只要物质还在运动,就必定会有随机事件的发生。这种随机事件产生的结果会在各种物质上逐渐积累。

对于人类的认知发展来说,当出现了一种随机事件产生的结果,就意味着这种结果有被再现的可能。每一个随机事件的产生,必然有其前置条件和将前置条件转化为特定结果的中间过程。它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问题只在于我们多久才能具备观测其前置条件、或者多久才能通过尝试找到其前置条件,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组合这些条件。

难以意识到的发展

我们并不总是离真相只有一步。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其直接的前置条件的组合结果,但其前置条件自身也是一些事件的组合结果。对于一个事件,我们目前的发展程度可能连其前置条件的前置条件都无法观察到。

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在当前的条件下无法直接达到。但世界不是静止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当前的条件不会永远不发生变化。只不过会发生变化不代表这种变化立马就会发生,也不代表只要一个事件发生就能达到效果。

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很可能认为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不能引起我们所想看到的变化,那么这个事件是无效的。以至于我们更重视那最后一步,而忽略了前面的所有积累。甚至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地否认各种变化所带来的积累对于最终结果产生的必要性,某个变化出现了一点负面影响就想要否定。

合作

在认识简单规律或者创造简单产品时,可能一个人就能完成。或者基于前人的经验,即在历史垂直的维度上跨时间合作。

但随着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入认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即在历史水平的维度上跨空间合作。在未来面对重大问题的时候,需要的是领导者的强大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每个人为解决问题出一份力的自觉。

未来一定是属于能够消除矛盾,团结更多人的一方。在更遥远的未来,全人类必将走向团结。幸运的是,我们恰好站在这一过程的关键节点,在剩下的几十年里,可以观察到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变化。

使命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不断地加深,我们的科技和社会将不断地发展。那么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人类是否肩负着一个使命,正是由于这样的使命而被设计出来?

如果真的存在一个使命,我们现在也无法清楚地知道。但如果从发展的角度上讲,应该是所有的生物都是带着使命的,只是由于一些巧合,人类率先进化成了最有可能完成这个使命的一类生命。

启示

当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和人的生活时,会自然地解决很多问题。

如何阅读历史

从发展的角度去阅读历史,不再把重点放到历史人物和朝代变更,而是把重点放在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

不只是关注那些王侯将相,还要关注普通人,甚至是那些连名字都没有记载的人们;不只是关注朝代名称、行政体系的变化,还要关注普通人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工具的改进;不只是关注历史上的人,还要关注历史上的客观环境的变化。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历史的轮回,而是历史的前进。

如何面对失败

当我们想要取得一个特定的结果时,面对的是众多可能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行为把熵降低,将多种可能性逐渐收束到其中一种可能性上。在有限的可能性集合中,一旦我们经历了一种失败,通常就代表着我们将可能性集合的无效元素剔除掉。经历的失败越多,可能性集合中剩余的元素就越少。最坏的情况是尝遍所有失败,集合中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成功。这时,成功就成为了必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失败就是成功地证明了集合中的某一条路不可通,这在科学上尤为重要,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我不是失败了xxx次,而是成功地证明xxx种情况的不可能”。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论,不是什么自我安慰的心灵鸡汤,也不是什么需要学习的乐观精神。

我们通常认为这种成功地证明某一条路不可通的价值远不如成功地证明某一条路成功,这是“成功学”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成功之路可以有很多条,每条路所要求的前提条件不同,人们忽略了特定一条成功之路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在不具备相关条件的前提下跟着走,极有可能失败。这也是对于“为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人生”的回答。每个道理都有其前提条件,在具备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应用这个道理,得到预期的结果。但是这些“道理”在输出的时候,并不会告诉你前提条件是什么。甚至普遍的情况是,获得成功的人们并不能清晰地分析出哪些条件成就了他们,以至于在输出其经验的时候,选择了主观上认为是决定性因素但客观上只是次要因素的实践。

上面对于可能性集合的缩减,也隐含了“不二过”的重要性。如果不尽可能地避免犯相同的错误,那么可能性集合就不会减小。之所以用“尽可能避免”而不是“绝不能”,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犯错后都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一旦判断错误,就有可能犯相同的错误。在多次犯错后,通过共同条件找到根源。不同人的差异体现在定位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对错误的反思次数和深度。

为什么不应该害怕犯错?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犯错,特别是面对未知的事物。在大脑中预演的时候,难以预测到现实中种种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再谨慎也可能出错,因此不必每次犯错就给自己巨大的压力。重要的是从错误中看到了什么?通过每次犯错后的反思,补充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减少下次犯相同错误的可能性。如果害怕犯错而不去实践,或者犯错了不去想如何避免犯相同错误,那么就会导致将自己锁定在一个层次,停止成长。

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过程就是将前人在排除了众多无效的选项后得到的一些结论以一种高效率的方式存入大脑,进而给予读书的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索的机会,避免了重复探索的了浪费。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大胆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去了解前人在某一个领域的探索成果,不要试图通过自己独立发现前人已探索过的规律来满足自己。

当然,读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自己有更多探索的可能,在“价值”层面也有其意义。如果通过读书提高了自己的“减熵”能力,就等于提升了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能够比以前减更多的熵,意味着创造的价值就越高,就能够通过交换获取更多的他人生产的产品。

分享的重要性

我们将自己对某件事物的实践通过各种方式分享给别人,可以避免别人再花很多时间尝试无效的选项,或者踩到坑。这样双方都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当今最新的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分享出来。所以做研究的时候,需要阅读相关的论文,了解该研究方向的发展阶段。了解了当前阶段解决了哪些问题,可以避免重复探索;了解了当前阶段没有解决哪些问题,可以以此为目标。

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不是那种非常困难的问题,不需要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更多的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博客、微博、短视频等形式分享出来,工作上的经验总结到博客或者项目的文档共享到公司内部文档系统。

这些行为是为了能够让其他人低成本地获得经验,使得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尽快同步信息,在相同的基础上开始合作。而在输出文档的过程中,需要将大脑中复杂的信息的熵降低,去掉低价值内容,突出高价值内容,用逻辑连接上下文。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想要长期持续地发展的实体来说,非常宝贵。

我们通常在和其他人讨论一件事的时候,不会先同步已有信息,总是假设对方已经清楚了我们所了解的所有内容,这就导致沟通的时候互相不理解。所以想要达到高效的沟通,需要先了解对方掌握哪些信息,以及哪些信息没掌握,然后主动将对方没有掌握的信息同步过去,才能开始有效地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耐心,还要控制住情绪,这对于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接受不完美

我们对于不完美的恐惧在于,认为它会让别人降低对于我们的评价。

本篇的所有内容其实只能算是笔者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笔者对于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终点,以后不再深入认识。正相反,它本身的内容就证明了笔者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包括本篇的内容也不是终点,后续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为什么不等完美了再发出来呢?因为它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状态。

在适当的时候总结并分享出来,一方面有助于我巩固这些想法,避免未来由于各种原因忘记了以前想通了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其他人了解我的想法,使得有兴趣的人可以与我交流,促使我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无论是哪一种,都对我未来的认识的发展有益。如果不总结和分享,那么我只能依靠自己继续探索,甚至是盲目地探索。

在总结和继续发展这两步中,我已经走出了非常关键的第一步,而第二步的继续发展和完善就容易得多。

拥抱变化

变化是世界发展的基础,只有完全封闭的孤立的系统,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持续越久,就意味着脱离世界的发展越久,就越危险。

人追求稳定的想法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自然界它没有情感,也不会因为任何人停止变化。缺少应对变化的训练,会使得变化产生时,没有办法减少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有的人会在稳定的时候,趁机做多种准备;而有的人会在稳定的时候,尽情享受,在变化到来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变化的发生。

只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办法跟上历史发展的人,需要承受因沉浸于一时稳定的享受所带来的代价。

尾声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只是没有加以总结,并无意识地使用这种认识方式来对待人和事。

我的这些认识,也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不过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当然我也不担心别人会觉得我的这种认识很幼稚。因为基于这些认识所产生的推论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在很多地方被一些人使用着,只是他们没有探索这些方法的基础支撑逻辑的兴趣。

我们不需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成就,我们的每一份经验总结和分享,都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