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即将或者建立起较为紧密(好基友、合作伙伴、夫妻)的关系时,就需要花功夫去了解对方。
在只了解对方的一面时,如果这一面是好的,那么就会自动脑补其他面也是好的。但是在一般的关系中,人通常有保留地展现自己,这样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会获得比较高的效率。但这仍然不是最高的效率。
在和他人建立起紧密关系后,展现自己的其他面,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为什么要加这个条件?因为这受到当前的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
人们往往都喜欢和了解并善待自己的人相处,于是在某些情况下,会通过某些细节确认对方是否愿意了解自己。
有一个经典的反例,即经常被批的“多喝热水”。它是描述客观事实的一种表达,也就是不需要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只需要了解客观的诸如“感冒”之类的信息就能做出回答。这在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中没有问题,但在其他关系中就很难说了。在本应该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达,却选择了不需要了解对方就能使用的表达。这就使得一部份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关心我”的态度,也就是对待这件事的时候,仅考虑了“事”,没有考虑“人”。
安全感分为身体上的安全感和情感上的安全感,但归根接地还是身体上的安全感。即是否受到生存的威胁。
人类无法一下子就获得全部的真理,只能从最显著的真理开始了解,然后通过不断地探索去了解更多真理。这些最显著的具体真理需要以一定条件为前提才为真,当条件发生变化,则这些真理为架,另一些真理为真。
这就涉及到两种思考模式:
- A 类:真理只要满足 x 都成立
- B 类:真理若想要成立,需要在客观因素为 X 时满足 x 条件;在客观因素为 Y 时满足 y 条件……
对于 A 类人来说,客观因素的变化对真理成立的条件没有影响。当且仅当满足 x 条件时,真理才会成立。
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不断地探索。
在这些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程度。
情感因素
它提高了我们思考的效率。一件事情的思考角度有很多,因此优先思考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加以验证就可以尽快地得到结论,减少身体和大脑的负担。
对于以前的人来说,减少身体和大脑的负担就更容易在生活资料匮乏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现在生活好了很多,不太需要担心因全面的调查和思考所带来的负担会威胁到生存,但整体的思维却很难和物质生活同步改变。
如果不去全面地了解和思考,那么思考多少个角度和思考到什么程度能得到接近事实的结论呢?每个人都会自带一套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标准。但是个人的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一个人生活的圈子很难发生巨大的变化,他对于一个事物的判断往往受到经常接触的人的影响。
例如一个长期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生活环境里的人,当一个人帮助他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很可能是不怀好意。那么怎么证明这个人是不怀好意的?要从以前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共性为基础,看这个人是不是有这些共性。问题是这些共性在客观事实上是否是一个人不怀好意的充分条件?一旦总结错了,就会误会他人,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按优先级思考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过早地得出结论。这样很可能就会舍弃了对其他可能性的了解和思考,容易得到不准确的结论。
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指的是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将以前经历类似事情时所产生的情绪加入思考中。
一个人在碰到一件事时,身体的一些激素发生作用,产生了情绪,并被记录下来。在下次思考类似事情的时候,会加入以前身体所记住的情绪。
对一个人的了解本来只应该影响到思考可能性的优先顺序,但实际上人在思考的时候往往止步于思考高优先级可能性,直接不思考低优先级的可能性。
人是复杂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通常只能接触到的一个人的某一面,但是人们通常只认为这一面就是这个人的全部。不同的人由于在不同场合接触同一个人,这就导致他们对同一个人所了解的信息不完全一致,甚至是有极大的不同。因此他们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并且对自己的结论深信不疑。以至于在出现与这个结论相反的信息时,本能地会拒绝接受和反驳。
在基于片面的信息做判断的时候,情感因素就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想要完全地了解一个人,需要经过很多观察和总结。
现实中很难做到全面地观察。除非做一个全年无休的监控跟着对方。就算是家长和孩子、夫妻这样有着长时间相处的关系基础,也很难全部观察到。
在只能观察部分言行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其他人所述的关于这个人的经历和看法,通过逻辑推理和总结去进一步了解对方。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花那么大的功夫去了解一个人。但是如果不深入了解一个人,那么对于这个人的判断的准确性就会降低,也就容易判断错对方实际上想要的东西。
一些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被评价为过于脸谱化,形象单一。这是因为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只对他的某一方面或者少数的几个方面进行描写。以至于观众对于这些人物的了解很少,也就对这些人物表现出较为单一的情绪。而有些作品则选择多个方面描写一个人,我们就说这个人的形象是立体的。例如《钢之炼金术师 FA》的“反派”,有些因为形象足够立体而受到欢迎。
对一个人的了解越全面(不是越多),对其言行的判断通常就能更加准确。对于事物也是如此。
而当我们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了解很少的时候,或者以为足够多的时候,情感因素就会对判断产生较大的影响。
回到情感因素客观的一面
人往往会对其他人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即这个人是偏向于感性或者偏向于理性的。比如整个社会有一个偏见,认为女性往往是是感性的,而男性往往是理性的。
当人们评价一个人是感性的,就表示在评价者看来,这个人在对一件事情做判断的时候,会更多地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而一个被评价为理性的人,在评价者看来,他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更在乎事情的本身。
加入过多的情感因素,会扭曲事实。人类本身就是情感很强的生物,思考的时候难以避免加入情感因素,这可以使得在对世界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前,更加容易生存下来。
微博
最近几个月接触了大量的网络言论,让我对从社会角度上看“人是如何思考的”产生了好奇。通过对自己过去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以及大量网络言论的分析,似乎看出了点东西。现在总结和分享出来,以便于进一步的探索。
信息来源
我主要在微博上观察。其他平台像知乎和百度贴吧,以前有用过一段时间。后来觉得占用的时间多,而且从推荐的内容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就主要用于查找资料或者看漫画。微博也一样,只是这次为了搜集言论材料才下载 APP 看热搜。以前我都不看热搜,并且也删了很长一段时间微博 APP。不过会偶尔在电脑上登录 WEB 版微博浏览图片。
主要特征
这个大家其实都很清楚。微博上尤其是热搜的信息和评论,有不少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个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我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认为理性的男性会在与女朋友交流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由于理性的影响而想给女朋友讲道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给想要被安慰而不是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本身是一个非理性的选择。理性是想要效率最大化,而这种行为是效率非常低的一种方式。
其中一部分人通过提前透支自己未来的劳动以获取超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资源。